|
|
訂閱社區雜志 |
【視野】美國國防部要用太空垃圾組裝新衛星 |
(時間:2011/10/31 10:44:33) |
如果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那么目前越來越嚴重的太空垃圾問題就可能轉變為銷售軌道衛星零件的生意。隸屬于國防部的這一研究機構已經啟動了一個名為“鳳凰”的新項目,利用眼下待在距地面約2.2萬英里的地球同步軌道上、處于閑置狀態的退役和報廢衛星來制造新的衛星。 目前有相當多的失效衛星被安置在“墓地軌道”上,這主要是為了給處于工作狀態的后來者讓路。不過,雖然這些老舊衛星沒有燃料和電能,但它們依然保有一些既實用又沉重的功能性部件———尤其是天線。高級研究項目局構想的方案是,可以只把一顆衛星的核心部件發射至太空(這樣做成本相對較低,因為大型通訊天線原本會占據衛星發射重量的相當一部分),然后連接到已經在軌道上運行的天線上。 為實現上述目標,高級研究項目局將需要一臺軌道太空機器人,即一艘“后勤”太空船,負責在軌道上完成上述所有任務。后勤船就像一個擔當技術員工作的機器人,會與“迷你衛星”(即作為衛星“大腦”的小型核心部件)在太空會合。迷你衛星則是搭了其他衛星發射活動的“順風車”來到太空的。后勤船隨后會把迷你衛星從其他衛星或運載火箭上剝離,將其帶到一顆失效衛星那里。然后,后勤船會把迷你衛星與失效衛星的舊天線連接起來,并切斷天線與失效衛星的聯系。之后,后勤船會把迷你衛星與舊天線組成的新人造天體推入新軌道。就這樣,后勤船利用太空現成的舊零件組裝出了一顆新衛星,減少了進入軌道的新垃圾。 當然,完成所有這些任務需要首先實現一些比較大的技術飛躍,而且與高級研究項目局先前進行的大多數項目類似,對未來最具影響力的將是相關的衍生技術。高級研究項目局首先需要造出一臺太空機器人。這臺機器人需要有敏銳的機器視覺,具有某種程度的AI(人工智能)自主能力,能夠在軌道上補充燃料,能夠追蹤并攔截在軌衛星。 簡言之,高級研究項目局倘若獲得成功,就會擁有一大批軌道相關技術。這倒不是說他們會“醉翁之意不在酒”,夢想著把這些技術用在原定目標以外的地方。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