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余市空氣質量各項指標全部穩定達標,連續三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優良天數358天,優良率為98.1%,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污染天數同比下降41.6%,是全市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最優水平。”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與核輻射科負責人李蘇昆介紹說。
主動出擊下好“先手棋”
2021年是“十四五”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新余市作為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提前謀劃,開年之初就印發了《新余市2021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要點》,緊緊圍繞大氣污染防控目標,切實采取嚴格措施,突出“控煤、減排、管車、降塵、禁燒、治油煙”工作重點,布置21項重點任務,全力推動空氣質量持續穩定向好發展。
做好污染的“減法”和治理的“加法”
為實現內源污染排放削減,新余市大力開展工業廢氣治理,加快推進新鋼公司等工業企業治理力度,提前啟動新鋼公司燒結機脫硫脫硝等9個超低排放改造項目,完成了綜合料場智能化改造項目、二鋼廠二次除塵升級改造項目和老焦爐環保節能易地改造等項目,有效解決料場和焦爐顆粒物無組織排放問題。強化園區VOC治理,抓好揮發性有機物重點企業和化工園區整改工作,加大投入治理資金,督促涉VOC排放企業完善VOC廢氣治理設施,減少廢氣排放。
科技支撐補齊生態環保攻堅短板
新余市聘請“大氣環境管家團隊”駐場服務,利用激光雷達、無人機、走航車等設備精準溯源,通過分析研判,提出科學的大氣污染管控措施,并開展大氣顆粒物污染源解析工作,對各項污染物進行精準分析,推動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逐步由經驗型向科技型、粗放型向精準型轉變。在中心城區安裝82套空氣監測微站,利用網格化監測系統精準溯源。建設了5個高空高清視頻監控點,用于監控主城區垃圾焚燒源、工地揚塵源、企業有組織排放源等大氣污染源,確保第一時間發現問題處理問題。通過在市區主干道建成的7套黑煙車抓拍系統和1套機動車遙感監測系統,實現多部門聯合懲治黑煙車違法排污行為。
打好秋冬季攻堅戰“行動仗”
為應對全市秋冬季顆粒物污染,新余市印發《2021-2022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市環委會各專業委員會成員單位、縣(區)政府(管委會)分工合作,協同發力,全市大氣污染防控工作形成了齊抓共管的攻堅局面。此外,還制訂了《新余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企業清單》,通過駐場專家團隊技術綜合研判,及時啟動預警,指導工業企業做好污染天氣應急管控措施,實現科學防治、精準減排。
下一步,新余市將再接再厲,加大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結構調整和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推進鋼鐵、水泥等行業項目綠色升級改造和超低排放改造進度,穩步推進“十四五”期間大氣污染防治重點項目建設,切實發揮工程性治理減排降碳作用,減少煙粉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同時圍繞秋冬季PM2.5污染、夏秋季臭氧污染問題,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戰和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戰,為將全市奮力打造成全國民生城市知名地增添綠色底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