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標準打造“生態循環”固廢產業園,在全省率先探索構建危險廢物收集貯存第三方治理模式,全面推動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廣東省佛山市是制造業大市,工業體量大,工業固體廢物產量多,固體廢物污染已成為百姓關心、社會關切、政府關注的熱點和焦點。為解決這個短板問題,佛山市將固體廢物污染防治作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幾場標志性戰役之一,逐步構建起全過程管理體系,高質量推進“無廢城市”創建工作。
協同處理減少廢物產生
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產生的電能,為產業園各項目輸送穩定、經濟的能源;垃圾焚燒蒸汽余熱用于污泥干化、危廢處理和餐廚垃圾提油,降低生產成本;污泥廠和餐廚處理廠產生的臭氣通過負壓系統抽入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焚燒爐內焚燒,既徹底解決臭氣問題且有助燃燒,更大幅降低除臭系統的運行成本;餐廚處理后形成的沼渣、干化后的污泥與生活垃圾摻燒,不僅降低處置成本,還能產生能源效益。

佛山南海固廢處理環保產業園
在佛山南海固廢處理環保產業園(以下簡稱“固廢產業園”)內,通過集約建設、共享能源、共享治理設施、協同處置等方式,實現了從前端的垃圾集中壓縮運轉,中端的生活垃圾焚燒、污泥干化處理、餐廚垃圾處理和危廢處理,到末端的污水(含滲濾液)、飛灰處理的全過程治理,真正達到廢物不出園的效果。
“產業園內各項目不僅解決了南海區400萬居民每日所產生的生活垃圾,解決了24座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每日所產生的污泥,也可以滿足60萬居民日常生活用電的需求,每年回收利用蒸汽余熱近12萬噸,餐廚垃圾提煉可自用生物柴油超過1000噸。”瀚藍環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瀚藍環境”)固廢事業群常務副總經理曾飛告訴本報記者,固廢產業園2021年實現碳減排近70萬噸,“而且通過園區共享的處理模式,我們每年可節省約5000萬元的運營成本。”
在提升治理效能降低治理成本的同時,瀚藍環境在佛山市以及南海區政府的規劃部署下,還不斷探索提升固廢的資源化利用水平。曾飛表示,“我們通過技術革新,盡量把固廢‘吃干榨凈’,讓固廢化身為電能、熱能、氫能、生物柴油等,實現固廢減量提效。”
記者了解到,2022年4月佛山市入選國家“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南海區將支持固廢產業園擴能升級,提升園區固廢治理效能。
集中收轉解決固廢處理痛點
在佛山的中小微產廢企業內,工人將產生的危廢打包入庫輸入危廢種類,然后稱重、包裝、打印標簽貼好,所有流程都在一臺機器上可完成操作,然后存放在危廢倉內等待收運單位上門轉運。
“我們會定期上門對企業的危廢進行收運,企業的機器也是我們提供,幫助他們更加便捷更加安全對危廢進行管理。而且每袋危廢上面的標簽有二維碼,可以溯源整個流程,方便監管。”佛山市富鉅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鉅源”)總經理周燦向告訴記者,該公司是成立于2017年的危險廢物中轉企業,搭建了危險廢物產生單位和處置單位之間流轉通道。

中小微產廢企業危廢倉庫樣板間
“佛山中小微企業眾多,這些企業危廢產生量小,處理處置面臨諸多難題。”佛山市生態環境局固廢科科長王凱武告訴記者,以往產廢企業要各自尋找處置企業,因為價格不統一、不透明的現象時常存在,往往需要花費高價才能找到處置單位。而且由于危廢數量少,部分企業路途遠,很多處置單位不愿意接收,導致危廢堆存,帶來很大的環境風險。
為破解這一難題,佛山在前期開展的危險廢物收集貯存試點工作基礎上,探索建立危險廢物第三方治理制度,鼓勵試點單位積極為產廢企業提供前端規范化服務,進一步打通危險廢物處置產業鏈。
“我們通過發動社會力量建設危廢收集中轉貯存企業,將危廢收集、貯存環節獨立出來,有效提高危廢的收集效率。”王凱武向記者介紹說,危廢收集中轉貯存企業按區域布局,可以有效覆蓋佛山的中小微產廢企業,能夠及時對企業危廢進行轉運,減少風險產生。“而且企業統一收集之后,產量大可以提高對下游處置企業的議價能力。另外,收集中轉貯存企業多了,他們需要危廢來源,通過市場良性競爭,也可以降低產廢企業的處理成本。”
據介紹,目前佛山全市共規劃布局17個危險廢物收集點,企業危險廢物年處置費用從試點前每家平均1萬元以上,降低到目前的6000元-7000元。2021年,佛山危廢收集試點單位共簽訂危險廢物服務合同17685份,收運危險廢物合計64445噸,為超過1萬家企業解決危廢管理難題。
全鏈條打造“無廢城市”范本
“固廢環保設施能力建設是‘無廢城市’的重要一環,也是佛山需要著力補齊的短板。”王凱武介紹說,在推進“無廢城市”建設中,佛山大力建設固廢環保設施,有效補齊了全市環保基礎設施的短板。
據佛山市生態環境局提供數據顯示,當前與2018年相比,佛山市危險廢物處理處置能力從11.6萬噸/年增至約66萬噸/年,醫療廢物焚燒處置能力從15噸/日增至40噸/日(另有20噸/日為高溫蒸煮);生活污泥處理處置能力從28萬噸/年增至約100萬噸/年。處理處置能力里的提升,為“無廢城市”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圍繞工業固體廢物、生活源固體廢物、農業源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四大領域及制度、技術、市場、監管四大體系,我們全面推動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王凱武介紹說,佛山正積極探索開展具有區域特色的“無廢城市”創建。
“無廢城市”創建,源頭減量是重要環節。佛山大力推動工業低碳發展,全面推動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打造綠色清潔生產示范產業園區,推動重點產廢行業的工業固體廢物規模化綜合利用,減少工業固廢產生。同時結合陶瓷、醒獅、美食等文化特色,佛山市將“無廢理念”融入市民生活,打造系列“無廢細胞”,推動生活源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全面實施城鄉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推動各區形成生活垃圾前端清潔、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資源化利用及終端處置的全鏈條垃圾分類示范模式。
“以建立健全南海結對三水、順德結對高明緊密協作機制為契機,統籌推動危險廢物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實現區域互補。”王凱武向記者介紹說,佛山將構建高標準、可持續、規范運營的開放式危險廢物收集體系,推廣危險廢物“一物一碼”全過程管理體系,強化危險廢物全過程精細化管控。
此外,佛山還將強化頂層設計,完善制度、技術、市場和監管固體廢物環境管理“四大體系”建設,提升系統化支撐能力。開展“一網統管”生態環境專題建設,構建全覆蓋全流程全動態的監管體系,運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推動生態環境精細治理、高效監管、精準防控、閉環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