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2020年江蘇PM2.5平均濃度38微克/立方米 |
(時間:2021-1-22 10:42:56) |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1月2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江蘇2020年空氣質量狀況。2020年底,全省PM2.5平均濃度38微克/立方米,同比2019年下降11.6%,并實現“七連降”,創有監測記錄(2013年)以來最好水平;空氣優良天數比率81.0%,同比2019年上升9.6個百分點。均超額完成國家約束性目標。 13個設區市PM2.5濃度和優良天數比率兩項指標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南京、無錫、蘇州、南通、鹽城5個設區市成為全省PM2.5平均濃度率先達到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的城市,均創最好水平。其中,南京市PM2.5平均濃度和改善幅度均為全省第一;南通市空氣優良天數比率連續3年保持全省第一。南京、無錫、徐州、常州、蘇州、連云港、鹽城、揚州、鎮江、泰州10個設區市PM2.5年均濃度改善幅度優于全省平均水平,南京、無錫、徐州、常州、揚州、鎮江、宿遷7個設區市優良天數比率改善幅度等于或優于全省平均水平。 數據顯示,江蘇2020年與2019年相比,二氧化硫排放量削減比例為4.74%;氮氧化物排放量削減比例為5.32%。與2015年相比,二氧化硫排放量削減比例為28.44%;氮氧化物排放量削減比例為25.8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減排均提前一年超額完成“十三五”總體減排20%的目標任務。 藍天保衛戰三年攻堅以來,江蘇在機制創新、科學治污、幫扶督查等方面持續發力。比如,江蘇發揮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累計完成重點治氣項目4535項。江蘇還創新性實行國省控監測站點“點位長”制度,形成明確的問題“排查-交辦-整改-評估”的閉環機制。此外,綜合運用用電監控、重點源在線監控、網格化監測系統、走航監測、遙感遙測等先進手段,結合現場強化督查,科學、精準、依法開展重大活動保障和重污染天氣應對。建立“1+13”專家幫扶模式,指導各地有效管控內源污染。 “大氣攻堅,一年365天的分母是恒定的,只要分子有一天污染了,就無法挽回。”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處長李文青介紹,下一步,將以碳中和、碳達峰為統領,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保障,把源頭治理作為根本策略,把減污降碳作為關鍵手段,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
|
|
|
推薦圖片 |
 | 潤立漆再登央視 推動健康涂料走入百姓家 | 國家權威媒體成就實力品牌。潤立漆繼登陸CCTV-1和CCTV-10兩大頻道以后,于11月下旬再一次獲得了央視“通行證”,陸續在CCTV-4中文國際和CCTV-7國防軍事兩大熱門頻道展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