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 8 年,承擔哈爾濱市 60% 以上生活污水處理的哈爾濱太平、文昌污水處理廠再次進行提標,總投資 4 億多,將在今年年底完成整體改造。這就意味著哈爾濱市每天將有 70 萬噸左右的生活污水,經過環保處理達到國家最高標準后,排入松花江。 投資 2.1 億,城市 " 腎臟 " 擴容 一間廠房、一排占地面積不大的生化處理池。在偌大的文昌污水處理廠區內,這處并不起眼的地方是總投資 2.1 億元的擴建項目,日處理能力為 5 萬噸。這就意味著太平、文昌污水處理廠的日處理能力從 65 萬噸 / 日,提升到 70 萬噸 / 日。而新增的 5 萬噸 / 日的設備,將率先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 ( GB18918-2002 ) 中最高標準一級 A 標準要求。 " 擴建項目是 2019 年 4 月 15 日正式開工建設,2020 年 4 月 23 日正式進行商業運行的,采用預處理 +BBR 工藝十活性砂濾 + 紫外線消毒工藝。" 生產廠長徐志強指著廠房里 26 個正在運行的罐體告訴記者,整套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具有抗沖擊能力強、除臭性能強、占地面積小、所需供氣量少、在低溫高寒地區也可穩定運行等特點。可高效去除 COD、氮和磷等;無需增加除臭設備,即可達到廠區無異味的效果;占地面積是傳統 A2/O 工藝的 50%-70%;所需供氣量少,比 A2/O 工藝節省 40%,運行成本低。 記者發現,只有當接近罐體的觀察口時會聞到一些氣味,整個新建車間內沒有多少異味。 在污水處理最終端的出水口,徐志強用礦泉水瓶直接從經過紫外線燈照射的水流中裝了滿滿一瓶水,與最初進入污水處理廠的呈褐色的生活污水不同,經過處理的生活污水已經完全成為清澈的水。 " 為了嚴格控制水質,生態環境部門排水終端安裝了在線監控設備。" 徐志強指著一臺檢測設備告訴記者,這里有最新的檢測裝置,數據實時上傳到生態環境部門的監管網站,一旦水質不達標將直接存留水樣,等待相關部門檢查。檢測機器由第三方監管,企業無法打開設備。

年底投入使用,每日 70 萬噸生活污水提標排放 太平、文昌污水處理廠是黑龍江省規模最大、處理能力最強、服務面積最廣的污水處理廠。每天,來自馬家溝排水體系以及道里區、道外區、南崗區 3 個主城區內大部分居民生活污水會集中到這里進行處理。 為改善松花江哈爾濱段水質,太平、文昌污水處理廠在新增 5 萬噸 / 日一級 A 標準排放基礎上,企業又投資 2.3 億元對原有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工程于 2019 年 4 月 15 日開工,通過對原污水二級處理單元、深度處理單元進行改造并新建兩座二沉池后,在不改變現有污水處理廠設計規模 65 萬噸 / 日,將出水標準由一級 B 標準提高到一級 A 標準。計劃 2020 年年底完成。 廠區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提標以后,對比以前執行的一級 B 標準,太平、文昌污水處理廠每年向松花江排放的經過環保處理的水中,減少 COD 排放 9125 噸 / 年,減少氨氮排放 1387 噸 / 年。提標后全年減少 COD 的排放總量約 84315 噸 / 年,減少氨氮的年排放總量約為 10220 噸 / 年。 哈爾濱市生態環境局水環境相關負責人表示,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是提高水質的一個重要舉措,太平、文昌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將提高哈市國考斷面數據。近年來,哈爾濱市加大對城區水環境的治理,2018 年年底,信義污水處理廠經過提標改造,成為哈市首個執行高于國家標準的一級 A+ 標準的污水處理廠。同時,哈市生態環境部門與其他相關部門聯合,進行了垃圾,違建,畜禽,涉水點源,農業面源等 5 大類專項行動。經過治理,阿什河繼 2018 年年均濃度消除劣Ⅴ類后,水質持續改善,今年 1 至 8 月,實現月均濃度消除劣Ⅴ類,據預測,全年平均值有望優于Ⅴ類。全市國考斷面水質類別全部達到國考要求,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斷面數量 10 個,Ⅳ類斷面數量 3 個,Ⅴ類及劣Ⅴ類斷面數量為 0,優良斷面比例 76.92%,超國考目標 15.38 個百分點。 下一步,哈市將進一步推廣應用城區水系治理模式,將城區水系綜合治理模式運用到全市 308 條納入河湖長制管理的河流上去,統籌推進哈市全流域的水環境治理,帶動全市域的水環境質量整體改善。 相關鏈接: 化學需氧量 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以化學方法測量水樣中需要被氧化的還原性物質的量。廢水、廢水處理廠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強氧化劑氧化的物質(一般為有機物)的氧當量。在河流污染和工業廢水性質的研究以及廢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中,它是一個重要的而且能較快測定的有機物污染參數,常以符號 COD 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