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專家撰文呼吁防止全球土壤侵蝕與退化 |
(時間:2015-12-1 14:28:03) |
80年前,也就是1935年,土壤首次被官方正式認可為一種有限的國家資源,應該得到負責任的管理。1933年,惡名昭彰的“灰碗”塵暴干旱導致災難性土壤侵蝕發生之后,美國政府通過了《土壤保護法案》。“每個國家的歷史最終都是以它對土壤的保護方式來書寫的。”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曾說。 羅斯福的政策絕大多數都是成功的。政府鼓勵農民采用可持續管理措施,比如減少耕作、建設防風林以及沿著山坡種植等。從1982年到2007年間,美國耕地土壤侵蝕降低了43%。 日前,意大利伊斯普拉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高級專家、政府間土壤技術專家委員會主席Luca Montanarella在《自然》雜志撰文稱,當前全球土壤發展現狀不容樂觀。每年全世界在農業耕種領域因為風蝕和水運導致的耕地侵蝕可以達到750億噸;這相當于每年直接損失4000億美元。然而,目前僅有為數不多的國家擁有土壤保護法案,其中包括德國和瑞士。到目前為止,科學家試圖達成國際法律協議的嘗試均未成功。 然而,這種局勢需要改變。土壤是一種有限的自然資源,各個國家及其居民分配并不均勻。它們會給糧食生產提供養分,儲藏以及過濾水資源,聚集很多鮮為人知的豐富的生態系統,提供泥炭、沙子、泥土和碎石的來源,此外其中埋藏的考古文物還承載著人類文化與歷史的記憶。因此,人們腳下的土壤是為人類提供服務的公共資源。 遠離土壤污染 如果沒有確保土地智慧管理和平等利用的監督,人們就會朝著貧困加重、饑餓加劇、沖突升級、土地爭奪以及大規模流離失所的方向發展,比如上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經濟大蕭條期間發生的事情。當前,全世界正站在機遇的門檻上。如果有一份《全球土壤伙伴契約》(GSP),那么就可能實施全球土壤監管志愿體系。但是GSP需要發展清晰、具體的行動計劃,從而確保更多資金支持,向前推動切實的行動。 國際土壤監管面臨巨大挑戰。例如,以歐盟嘗試了近10年希望實施的一項政府管理為例,歐盟委員會的一個團隊設立了一項土壤包括策略,其中包括已起草的《歐盟土壤框架指令》,該指令要求各成員國采取行動阻止土壤退化。這是由科學家、政策制定者、行業代表、土地擁有人、農民以及非政府組織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組成的專業化的工作組經過若干年努力取得的成果。其中包括很多已經處于危險中的土地修復,包括目前正在進行的、斥資300萬歐元的土地修復項目,諸如老工業區域和礦業區域修復等,其中的問題還包括誰應該負擔相關成本。 若干個歐盟成員國反對這項指令。這些國家的觀點和1935年反對《美國土壤保護法案》的反對者如出一轍。它們認為,土壤問題屬于地方事務范疇,因此應該由地方管理,而不是由一個中央政權管理。它們強調,因為大多數土地是私有化的,因此不應該由政府管理,并指出土地“沒有腿”不會跑,因此并不需要跨國的或是全球的管理體系。經過漫長的辯論和冷漠的反應之后,該指令于2014年5月最終被歐盟委員會撤回。 反對觀點主要是優質土地對于人口日益增長所需要的糧食、纖維和燃料至關重要。因為大多數土壤實際上是由私人擁有的,在法律上通過國際協議約束管理并不現實。相反,土壤監管需要基于各國政府、土地所有者以及管理層的志愿協作。 過往進展慘淡 到目前為止,相關進展令人失望。1982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通過《世界土壤憲章》對可持續土壤管理提出了13條建議。該憲章特別強調了其中的一些基本原則,例如“土地資源利用不應該導致土地退化或破壞,因為人類生存依賴于土壤持續的生產力。”然而,盡管FAO所有成員國都簽署了該憲章,但絕大多數情況下它一直處于被忽略狀態。 2008年,全球糧食危機期間食品價格飛速飆升,這才提高了政策制定者對于土壤生產力的關注度。這使得FAO在2011年提出了GSP:一個以實施土壤憲章建議為最終目的的自愿參與組織。 GSP一直以來的活動主要聚焦于提高土壤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例如通過鼓勵持續性研究、教育以及提出良好的政策等。2016年,它將啟動“世界土壤獎”,用來鼓勵那些最佳實踐范例。然而,在土地上采取具體行動的權力仍然在所有利益相關方的區域土壤合作伙伴國家和地區手中。 到目前為止,GSP的絕大多數工作一直停留在組織會議以及研究目標型任務行動計劃等。然而,不利的是,這些努力并未闡述清楚該組織希望表達的意圖。成立4年來,GSP的工作報告正在面臨來自非政府組織和資助者越來越大的壓力。 GSP最明晰的目標是建設全球土壤信息系統。然而不幸的是,該組織并未在目前的成員國中間建立起一個綜合的伙伴關系網絡,結果出現了一些其他的獨立平行項目,比如全球土壤地圖網絡以及若干個平行的獨立性網絡等。而把這些成果綜合在一起將會存在很大困難。 立法正當其時 為了鞏固GSP,由Montanarella擔任主席的國際土壤技術專家委員會(ITPS)于2013年6月成立。和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一樣,ITPS旨在提高土壤政策制定方面的科學和技術指導。該專家委員會由來自FAO下屬7個地區的27名土壤專家組成。其主要目標是為GSP和所有與土壤相關的多邊環境組織提供服務,比如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國際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以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等。 ITPS最初兩年的主要成果形成了《世界土壤資源現狀》的報告,該報告計劃在今年12月舉行的聯合國國際土壤年會上發布。這份凝聚了200多名科學家合力的研究成果,將是首次綜合評估全球土壤資源的報告。該報告強調了目前存在的一些較嚴重的問題,比如營養失衡:全球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過量化肥使用,而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仍然存在嚴重化肥缺乏狀況。ITPS正在準備就應對這一問題提出實用性的建議。 盡管存在缺點,但GSP仍然是當前推動上述建議的最佳選擇。相關合作國應該動員所有的投資方致力于實施具體的行動。這些土壤管理法規應該適合各個國家的需要。GSP應該用實際行動證明它所做的不僅僅是夸夸其談,而是可以真正地形成政治意愿并進行集資。FAO已經表示將在5年內為GSP提供6400萬美元的預算經費,以此來幫助建立全球土壤信息系統,提高發展中國家的相關培訓和技術實力。到目前為止,這些資金中僅有不足10%的資金來源于捐助者,其中最主要的是歐盟。 和糧食安全、水安全一樣,當前“土壤安全”已成為日益熱門的話題。在這個饑荒加劇以及氣候變化等壓力越來越大的世界中,土壤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