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習奧會”上,中美雙方聯合發布了《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方承諾2017年將啟動全國碳市場。隨著中國碳交易排放市場的加速建設,業內認為大氣治理和大氣監測細分領域受益“碳減排”的程度較大,我國廢氣處理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增長。
 3.5萬億碳交易美金啟動 廢氣處理領域受益程度大
全球3.5萬億美金碳交易市場啟動 打開氣處理萬億市場空間 據某個投資者的社交網絡預測,10月持續到12月中旬,全球碳排放博弈和政策將進入超密集熱點。世界銀行此前也預測,2020年全球碳交易總額有望達到3.5萬億美元,我國則有望成為全球碳排放權交易第二大市場。 碳交易市場的高預期并非紙上談兵,在剛剛結束的“習奧會”上,中美雙方聯合發布了《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方承諾2017年將啟動全國碳市場。 習近平表示,中國政府承諾將拿出200億元人民幣(約31億美元)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中國政府還在此次聯合聲明中承諾,將嚴格限制公共投資流向國內外的高污染、高排放項目。這也意味著,停留在口頭上的千億級碳交易市場正式啟動。 環境問題是此次中美兩國首腦會晤的一個重要議題,也是中美合作的亮點之一。而未來2個月是全球碳排放博弈和政策的超密集熱點,隨著巴黎氣候大會最后一輪談判臨近,國內碳交易市場十萬億空間將被打開,而隨著中國碳交易排放市場的加速建設,廢氣處理行業也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三年撥263億資金用于大氣污染防治 廢氣處理領域受益“碳減排”程度大 廢氣處理處置與“碳減排”緊密關聯,密不可分。 碳交易,是近期環保領域的熱門話題;“碳”,即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眾所周知,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氣體的一種。隨著近年來工業化、城鎮化的加速推進,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斷增加,為溫室效應“貢獻”不小力量,也成為了全球變暖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碳交易啟動的千億級市場和節能減排呼聲高漲的大背景下,我國在大氣治理上體現循序漸進理念,逐步實行碳交易及綠色調度。作為將“碳減排”與大氣污染防治天然的聯系在一起的大氣治理市場,對環保板塊投資產生了正向驅動作用。 大氣污染治理一直是中國環境污染治理的重要問題。長期以來,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治理的速度跟不上污染的速度,導致中國大氣污染越來越嚴重。 細觀中國環境整治這三十多年的發展,廢氣處理市場在此前便已有建樹。 大氣污染防治,本身承擔著促經濟轉型升級的重任,也是我國環境治理投入中的“重頭戲”。 據環保部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央財政劃撥50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內蒙古、山西獲益;2014年,中央財政劃撥98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三大區域10省份,除上述6省,江蘇、浙江、安徽、上海大氣污染防治得到支持;今年,中央財政擬劃撥115億元專項資金,目前已分兩批撥付106億元,河南省與上述10省份一起,得到中央財政支持。近三年,中央財政共劃撥263億資金用于大氣污染防治。 結合近日“習奧會”端出的碳交易蛋糕,業內人士認為大氣治理(包括節能)和大氣監測細分領域受益“碳減排”的程度最大。
|